循環水真空泵作為實驗室和工業領域常用的真空獲得設備,因其以水為工作介質、結構簡單、維護方便等特點被廣泛應用。但在長期使用過程中,由于操作不當、設備老化或維護不足,常出現各類故障。以下從真空系統、水路系統、機械結構及電氣控制等方面,系統分析其常見故障現象、產生原因及解決方法。
一、真空度不足或無法達到額定真空度
1. 現象與原因
- 水位過低:泵體水位低于工作要求時,無法形成足夠的水環密封,導致空氣泄漏。
- 氣密性差:連接管道、閥門或泵體密封處存在漏氣(如橡膠圈老化、接口松動)。
- 葉輪磨損:長期運轉導致葉輪與泵殼間隙增大,水環無法有效封閉氣體通路。
- 進水管路堵塞:異物堵塞進水管或濾網,導致供水不足。
- 排氣閥故障:排氣閥片損壞或彈簧失效,造成氣體逆流。
2. 解決方法
- 定期檢查并補充水箱水位,保持水位在視窗標線以上。
- 更換老化密封件(如O型圈、管接頭),緊固螺紋連接處。
- 拆卸泵體檢查葉輪磨損情況,必要時更換葉輪或調整間隙。
- 清理進水口濾網,檢查管路是否彎曲或壓扁。
- 拆解清洗排氣閥組件,修復或更換損壞閥片。
二、泵體漏水或溢水
1. 現象與原因
- 機械密封損壞:密封面因磨損、腐蝕或異物侵入導致滲漏。
- 軸承磨損:軸承間隙過大引起轉子偏移,破壞動靜環同心度。
- 泵殼裂紋:長期振動或熱應力導致泵殼開裂。
- 水位過高:加水過量超過溢流口,表現為間歇性溢水。
2. 解決方法
- 更換機械密封套件,安裝時注意清潔密封面并涂抹防水硅脂。
- 檢查軸承潤滑狀態,補充或更換潤滑油,嚴重磨損需更換軸承。
- 對泵殼裂紋可采用環氧樹脂修補或更換泵體。
- 調整水位至規定范圍,確保溢流管暢通。
三、異常振動與噪音
1. 現象與原因
- 葉輪失衡:葉片附著水垢或局部磨損導致質量分布不均。
- 軸承損壞:軸承缺油、銹蝕或滾珠磨損產生異響。
- 電機與泵軸不對中:聯軸器偏移引起振動傳遞。
- 泵內異物:金屬屑、玻璃渣等硬物進入泵腔撞擊葉輪。
2. 解決方法
- 清洗葉輪并做動平衡校驗,清除表面結垢。
- 拆卸軸承檢查磨損情況,補充潤滑脂或更換軸承。
- 重新校準電機與泵軸的同軸度,調整聯軸器間隙。
- 停機清理泵腔,安裝濾網防止異物進入。
四、電機過熱或過載保護跳閘
1. 現象與原因
- 電壓不穩:供電電壓過低導致電機電流增大。
- 軸承卡死:軸承銹蝕或潤滑失效造成電機堵轉。
- 葉輪摩擦:葉輪與泵殼間隙過小引發機械摩擦。
- 長時間超負荷運行:持續高真空度需求超過電機額定功率。
2. 解決方法
- 檢查電源電壓,安裝穩壓器或調整供電線路。
- 拆卸清洗軸承,補充耐高溫潤滑脂(如鋰基脂)。
- 重新調整葉輪與泵殼間隙至技術要求范圍。
- 避免長時間連續運行,間歇使用并定期停機冷卻。
五、腐蝕與結垢問題
1. 現象與原因
- 金屬腐蝕:水質偏酸或含氯離子引發泵體銹蝕。
- 水垢沉積:硬水長期循環生成碳酸鈣沉淀,堵塞流道。
- 微生物滋生:停用期間水箱積水導致藻類繁殖。
2. 解決方法
- 使用軟化水或純凈水作為工作介質,定期清洗泵體。
- 添加緩蝕劑(如亞硝酸鈉)抑制金屬腐蝕。
- 每季度清理水垢,可用檸檬酸溶液浸泡清洗。
- 長期停用時排空水箱,注入防腐劑并密封。
六、預防性維護要點
1. 日常檢查:每日開機前檢查水位、油位、管路連接及泄漏情況。
2. 定期保養:每月清洗濾網,每季度更換潤滑油,每年解體檢修。
3. 運行監控:通過真空表、電流表實時監測設備狀態,發現異常立即停機。
4. 操作規范:避免無水空轉,嚴禁介質溫度超過40℃(防汽化)。